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炆的女频言情小说《小说退位让贤(朱允熥朱允炆)》,由网络作家“朱允熥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”“皇爷爷真要重重赏我?”朱允熥嘻皮笑脸道。“君无戏言!”老朱笑着点头。旁边的朱允炆,此际心里如有万千奔马,呼啸而过。他做梦都没有想到,朱允熥进献的东西,竟然真是大宝贝。听到老朱要重赏他,嫉妒得快要发疯了。又见朱允熥这般模样,心中更是暗觉不妙,可偏偏还无法出言阻止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。“皇爷爷,孙儿的理想,是让天下人人有书读,个个能识字。”“然而,大量兴办公学学堂,固然能扫除“文盲”,花费却太大,国家难以负担,百姓亦不堪重负。”“而常人之心,天生懒惰,圣人的教诲和道理,固然不差,常人却不愿意刻苦学习。”“反而消遣娱乐的东西,他们却都非常喜欢。”“道德文章千古,人们却不愿意好好认真地读。”“相反,市井流言,怪诞故事,离奇传说,街头巷尾四...
”
“皇爷爷真要重重赏我?”朱允熥嘻皮笑脸道。
“君无戏言!”老朱笑着点头。
旁边的朱允炆,此际心里如有万千奔马,呼啸而过。
他做梦都没有想到,朱允熥进献的东西,竟然真是大宝贝。
听到老朱要重赏他,嫉妒得快要发疯了。
又见朱允熥这般模样,心中更是暗觉不妙,可偏偏还无法出言阻止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。
“皇爷爷,孙儿的理想,是让天下人人有书读,个个能识字。”
“然而,大量兴办公学学堂,固然能扫除“文盲”,花费却太大,国家难以负担,百姓亦不堪重负。”
“而常人之心,天生懒惰,圣人的教诲和道理,固然不差,常人却不愿意刻苦学习。”
“反而消遣娱乐的东西,他们却都非常喜欢。”
“道德文章千古,人们却不愿意好好认真地读。”
“相反,市井流言,怪诞故事,离奇传说,街头巷尾四传,好事者听到便喜欢得不得了。”
“正因为如此,那些讲书的,唱戏的,才有无数的人追捧。”
“孙儿心中想着,要教导人们读书识字,就要从这里入手。”
“给他们讲书,唱戏文,讲故事,人们才会感兴趣。”
“然后,再从中讲一些圣贤的道理,宣传一下国家的律法和政策。”
“老百姓们喜闻乐见,愿意四处传播,便会慢慢成为深入人心的真理。”
“现在有了滚筒式油印机,孙儿便想用用它来举办报刊,在上面刊登书籍,戏文,故事,吸引大家观看。”
“再从中传播圣贤的道理,宣扬国策,宣扬律法,使人人皆知,个个传诵。”
“百姓们也可以借此读书识字,使他们学的知识,不至于很快遗忘。”
“此举利国利民,还望皇爷爷恩准!”
事实上,这个时代的老百姓,虽然文盲很多,但更多的是半文盲。
特别是男子。
大多数百姓家庭,哪怕家里很穷,也会想法设法让儿子去私塾读几天书,认识几个字。
这种层次的文化知识水平,因为实在太低,在实际生活中,除了认得自己的名字,会写自己的名字之外,几乎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。
但正是这些人,他们喜欢看戏文,喜欢听说书先生讲故事。
他们会成为办报刊最忠实的读者。
后世有伟人总结,要掌握一个国家的政权,最关键是两项。
一是“枪杆子”,二是“笔杆子”。
“枪杆子”即武力。
这一点,朱允熥无须担心。
他的身份,意味着天生就有勋贵武将的支持。
尽管打了蓝玉耳光,打了常升板子,但他们都不可能背叛他而转投朱允炆。
他们还是会支持他的!
朱允熥所要忧虑的,是如何训服他们,让桀骜不驯的武将勋贵乖乖听话,而不是担心他们支不支持的问题。
笔杆子,实际上掌握在朱允炆的手中。
无他,文官集团都支持朱允炆为储君。
尽管武将勋贵集团在朝堂上权大势大,但读书人仍然掌控着天下的舆论。
“回皇爷爷的话,孙儿并不想。”
朱允熥身形站稳,不卑不亢。
“九五至尊,掌天下之权,亦担负万里江山之担。”
“大明江山社稷,亿万百姓苍生,系于一身。”
“责任之重,天下第一。”
“夙兴夜寐,批阅奏折,劳累不堪。”
“相比之下,做一个逍遥王爷,有朝廷的俸禄养着。”
“不用担负治理天下的重任,可以每日歌舞作乐,丝竹助兴。”
“人生在世,不过短短几十年,谁又不想过得轻松快乐呢?”
“做天子,远不及做王爷快乐,是以孙儿并不想!”
朝堂上众臣面面相觑。
明明是你自己在讨要太孙之位,储君之位,怎么一转眼又说自己不想当皇帝了呢?
“既然如此,那你为何还向咱讨要储君之位?”
“你可知人臣之礼,子孙之道?”
“从小咱就教导你们要谦卑礼让,你都学到哪里去了?”
“你今日这般行事,岂非不忠不孝?”
朱元璋怒问。
语气越发严肃,寒意逼人。
众大臣皆是心中一凛。
陛下这是震怒了啊!
也对。
朱允熥今日的言语行为,实在太过大胆放肆。
翻遍史书,也找不出如此离谱的行径。
若陛下还不生气,才真是咄咄怪事了。
旁边。
一直低着头,看着地板的朱允炆,脸上也掠过一抹外人无法察觉的喜色。
朱元璋的喜好,他心中十分清楚。
才在父亲朱标去世之后,装做悲痛莫名的样子,以此来搏朱元璋的欢心。
这一策略十分有效。
朱元璋已经与几位重臣私下暗示,要立他为皇太孙。
只等今日朝会正式公布。
没想到,这个平日里与世无争,甚至碌碌无为的三弟,竟然公然站出来,与自己争夺储君之位。
这大大出乎朱允炆的意料之外。
不过,在他看来,对方如此行事,纯粹是取死之道。
你当九五至尊之位是哄小孩子的糖果吗?
你向皇爷爷讨要,他就给你?
开什么玩笑呢?
朱允炆立即以退为进,做出不争不抢的样子,主动提出愿意相让。
果然让皇爷爷越发高兴。
如今,皇爷爷已勃然大怒。
朱允熥只怕是要遭殃了。
朱允熥却是一点都不害怕,淡淡开口:
“皇爷爷当年起兵造反,是为何故?”
他不等老朱回答,便接着说道:“非是皇爷爷天生反骨,而是因为活不下去了。”
“不仅皇爷爷一个人活不下去了,还有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也都活不下去了!”
“皇爷爷起兵造反,非为一己之私,实为天下人之生计。”
“大元无道,天命讨伐。”
“天下群雄并起,皇爷爷起兵讨之,此顺天应命之为。”
“孙儿今日向皇爷爷讨要储君之位,亦是如此。”
“若是为一己之私,孙儿不该讨要。”
“但江山社稷,牵涉天下万民,亿万苍生。”
“忠者,当守护大明江山社稷,守护天下百姓苍生。”
“孝者,当继承皇爷爷之志,让咱老朱家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。”
“若孙儿只顾自己的谦卑礼让的名声,却置江山社稷的安危于不顾,置亿万黎民百姓的生命于不顾,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!”
朱允熥说得荡气回肠,掷地有声。
他顿了顿,清了清嗓子,方接着道:
“如今天下初定,人心尚且不稳。”
“若大哥还在,他聪明盖世,天纵英才,自当能肩负起社稷之重。”
“我也乐得做一个逍遥王爷,快活过一世。”
“然二哥虽有仁义之名,才华实不足以担重任。”
“皇爷爷今日若立二哥为储君,他日二哥继位,不出数年,天下必乱,社稷必崩。”
“当此之时,孙儿只能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,劝皇爷爷莫要如此行事。”
“我今日毛遂自荐,愿担起治理天下的重任!”
“我知道这般行事,实为儒家礼法所不容。”
“但为了大明江山,为了天下百姓,区区个人荣辱,不懂谦卑礼让的骂名,又算得了什么?”
“唯愿皇爷爷以大明江山为重,以天下社稷为重,以亿万黎民百姓为重,莫要立二哥为皇太孙。”
“若皇爷爷定要执意行事,他日大明江山必定不稳。”
朱允熥深深一拜,高声喊道:
“皇爷爷,若你一定要立我二哥为储君,还请今日就将孙儿赐死吧。”
“如此一来,孙儿也不会亲眼看着大明江山陷入战火之中。”
“与其他日被造反者杀死或囚禁一生,不如现在就死,免见他日社稷崩塌,生灵涂炭!”
轰!
一道惊雷劈下。
狂风肆虐,吹开了大殿的门。
站在老朱身旁伺候的太监,连忙呼喊着令人再次关上殿门。
轰隆隆!
轰隆隆!
轰隆隆!
天雷声滚滚。
乌云从四面八方压至。
刚才还明亮的天空瞬间就暗了下来。
又被一道又一道接踵而至闪电照亮。
明暗相交中,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以死相谏!
谁也想不到,堂堂的皇孙,竟然会以死相谏。
他真的活得不耐烦了吗?
“你为了阻止咱立炆儿为皇太孙,连命都不要了吗?”
朱元璋的声音没有刚才那么严厉,反而变得平静了许多。
但语气中蕴含的怒气似乎更重了。
一字一顿中,皆是怒气与杀意。
仿若一头雄狮,被彻底激怒。
不再啸吼,而是发出低低轻鸣,作势欲扑杀。
杀机随时爆发。
朱允熥的神色,仍是平淡无比。
“孙儿若还惜一己之命,今日便不会站出来。”
“狂妄无状,不顾君臣之礼,亦非人孙之道。”
“但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,为了天下苍生,孙儿已经顾不上许多了。”
“若孙儿因惜一己之命,而不阻止今日皇爷爷行事,那便是咱朱家的罪人,更是大明的罪人,也是天下的罪人!”
轰!
又是一道惊雷劈下。
闪电照亮了大殿。
使得每个人的脸色,都凝重而苍白。
“哈哈哈!”
电闪雷鸣中,老朱怒极而仰头大笑。
“你是说,这大明江山,只有传给你,才能千秋万代吗?”
“其他人,都不行吗?”
这才笑道:“若本王说,是因为本王在后世生活过,然后抬胎重生,故而知道你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,知晓你的能力,你相信?”
杨士奇笑道:“吴王殿下真会开玩笑!”
朱允熥哈哈大笑,道:“你看,我说了你也不信。那你就知当我做梦的时候,有仙人托梦,因此知道你名字的吧。”
“杨某是读书人,子不语怪力乱神!”
杨士奇道:“却是草民孟浪了,殿下既不愿说,草民就不该追问。”
朱允熥笑容收敛,正色道:“若本王当真有能力知道未来的一些大事,又待如何?”
杨士奇朝皇宫方向拱手作揖,道:“当今陛下,非是信奉飘渺虚无仙神之人,更不似秦皇汉武那般求神炼丹,以乞长生不老。”
“草民听闻,曾有名气很大的相士给陛下算命,陛下问自己寿命几何?”
“相士故弄玄虚,说陛下只能比他多活一天。”
“他原以为自己这样说,陛下必定不敢杀他。”
“却不料,陛下当即便下令将此人处死。”
朱允熥微微点头,此事他也听说过。
老朱的性格,还真是与众不同。
一般人碰到这种事情,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,而不信其无的态度。
毕竟,相信了好像也没啥坏处。
而不相信就要承担一丢丢的“风险”。
何况,对方还是名气很大的相士!
许多人都说他相得很准。
杨士奇接着道:“若殿下真跑去和陛下说,自己知道未来的事情,那依着陛下的性子,殿下若是说错了,倒也罢了,陛下无非斥责几句,怪殿下不该弄神信鬼,行虚妄邪异之事。”
“若殿下侥幸说中了,那恐怕陛下就要好好审问殿下一番,让殿下老实交待,究竟做了哪些忤逆之事!”
“其中的厉害关系,以殿下的聪慧,自无须草民再多言。”
朱允熥愣了愣,不由得露出苦笑。
刚才这些话,看似漫不经心。
实际上,他可不是随意乱说。
朱允熥认真考虑过,若到万不得已,无法阻止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,便干脆向老朱自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。
再通过预言一些事情来验证真假。
让老朱相信他!
现在看来,这招根本行不通。
他对大明洪武年间的发生的事情,有哪些人物,都仅仅知道一个大略,缺少具体的细节。
实际上能预言的人和事都很少。
而预言大事和人物,恐怕不信邪的老朱,只会认为这是他与别人勾结,暗中行事,人为制造真相,妖言欺君……
没错!
以老朱天不怕地不怕,不信神不信鬼的性子,肯定会这么认为。
那他就是弄巧成拙,反而落个不讨好了。
杨士奇是何等聪明,立即便从他的话里面,捕捉到了试探的意味。
不过,杨士奇应该是认为,他想装神弄鬼去骗老朱,才几句话点破劝谏。
让他不要那般行事。
此子确实有才!
一点就透,几句简单的分析,鞭辟入里。
尤其是杨士奇从未与朱元璋接触过,仅通过文字资料和传闻,便对老朱的性格特征,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。
”
“那日在朝堂上出手打了舅姥爷,也是万不得已而为之,是为了救他。”
“可舅姥爷心中却未必会体验我。”
“今儿要是真打了你,我心里也不忍,不管怎么说,你都是我亲舅舅啊。”
“这世上哪有外甥打舅舅的道理呢?”
“可我若是不打你,皇爷爷便会以为,是我鼓动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出来站队,威胁朝廷。”
“那我可就是死路一条了!”
“储君之位,无论如何也不会给我。”
常升忙道:“不会啊,你公开争储君之位,陛下不也没有惩罚你吗?”
朱允熥摇头道:“那不一样。”
“我向皇爷爷讨要,给与不给,都在皇爷爷一念之间。”
“皇爷爷想给,那便给;不想给,那就不给。”
“结果如何,最终都是他老人家乾纲独断。”
“可你们站出来,为我摇旗呐喊,性质就大不相同了。”
“大明江山,到底是你们做主,还是皇爷爷做主?”
“是由你们决定拥护谁为储君,还是由皇爷爷决定立谁为储君呢?”
常升想了想,觉得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但一转念,又不解道:“可此事是咱们做的,跟你没关系啊。”
“更何况,咱们其实也没有要威胁陛下的意思,也万万不敢啊!”
“怎么和我没关系呢?”朱允熥道:“不是我做的,那就是我不能驾驭你们,将你们约束好。”
“比如你直呼二哥的姓名,不尊献王殿下。在皇爷爷的眼中,要么是我不尊敬兄长。”
“要么,就是我管不了你,管不了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。”
“皇爷爷就不可能将大明江山托付于我。”
常升恍然大悟,跳了起来道:“有道理!”
“咱大明江山的继承者,必须有足够的威望,一言既出,千军万马,无不听从。”
“你的威望确实不足。”
他拍了拍脑袋,道:“你是想借给舅舅打板子的名义,树立起自己在勋贵子弟和军队将领中的威望吗?”
“好主意!”常升翘起大姆指,道:“陛下若是看到咱们勋贵子弟和军中武将,都对你心服口服,唯命是从,必定会认为你才是最适合继承大明江山的人。”
“那就拿我来开刀吧!”
常升撩起衣服,直接趴在地上。
“打吧,舅舅屁股上肉厚,还挨得住!”
朱允熥一怔,连忙走过去问道:“舅舅,你真没事吧。”
常升一脸无畏:“没事,男子汉大丈夫,区区一顿板子,算得了什么。”
“你尽管令人打,我保证不哼一声。”
“只要能提高你的威望,帮助你夺得储君之位,舅舅吃点苦,受点罪,又有何妨?”
朱允熥露出感动无比的模样,道:“舅舅对我真好。”
“不过,今日你可不仅要挨板子,还得受训斥,以后还必须按我今日说的办。”
“那是自然。”常升道:“我今天挨打,就是为了让那群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,日后都对你言听令从。你再吩咐几件事,我带头做遵从。
”
“陛下素来最疼爱太子,太子薨后,便准备将储君之位,传给太子的儿子,也就是陛下的孙子。”
“不过,立储是何等大事?”
“陛下的孙子,终究太过年轻,故而,陛下才迟迟没有下定决心。”
“只是给其中的两个,一个封了吴王,一个封了献王。”
他说到这里,立时又有人插言道:“这些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,有什么好奇怪的,你倒是说点大家不知道的啊!”
“对啊!”
“对啊!”
人群里,人们纷纷出言附和。
“要不说你们这些没读过书的人,就是笨,就是见识浅薄呢。”粗壮汉子冷笑道:“这不明摆着吗?那名神僧口中说的“吴王立”,可不就是陛下封的吴王吗?”
粗壮汉子接着道:“‘吴王立,天下兴,乾坤从此定;八百年太平’这首歌,它的意思,就是只要立了吴王为储君,继承皇位,天下就会兴旺。
“乾坤从此安定,再也没有了战乱,接下来,会有八百年的太平盛世!”
“原来如此!”
解开了谜底,众人皆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。
有人开口道:“只要立吴王为储君,让他登基继位,天下就有八百年的太平,那陛下肯定会立吴王吧?”
“那可不一定!”
有人接言:“陛下可不一定信什么神僧的话。再说,这首歌,也不一定会传入陛下耳中。”
“是啊,陛下住在深宫里面,哪里会知道啊!”有人附和道。
“可是,那神僧既然有莫大的神通法力,也可以去皇宫里面,告诉陛下啊!”有人说道。
“仙佛行事,岂是我等凡人能妄言的?”
有人道:“神僧在金陵街上说了,信与不信,那都随别人,天下大乱,苦的是黎民百姓,关他何事?他能这般暗示一下,已经是仁至义尽了。”
“对啊,天机不可泄露。万般皆有命数。”
有人道:“就是不知道,咱们大明百姓的命,究竟如何,陛下会不会传位给吴王殿下呢?”
也有人道:“我还是不太信,传位给吴王,天下就能有八百年的太平?传位给别的皇子皇孙,就会天下大乱?这也太玄乎了吧。”
“管他是真是假呢。”有人道:“这种事,就是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”
“吴王殿下也是陛下的孙子,故太子的亲生儿子,听说还是嫡子,传位给他,有何不可?”
“对对对,他登基继位,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万一那神僧说的都是真的呢?”
……
众人你一言,我一语,讨论得热火朝天。
朱允熥站在后面,默默听着。
“你们说,朝中的公卿大臣,会不会将神僧说的话,传给陛下知道呢?”有人问道。
“我看不会。”有人道:“那些当官的,一个个都只想着明哲保身,哪里关心什么天下大事。”
“立谁为储君,乃是国之大事,只能由陛下乾纲独断。”
“大臣们谁敢随便开口啊。”
“神僧的话,涉及到储君之位,他们恐怕一个个都恨不得将眼睛蒙起来,将耳朵捂起来,只装看不到,听不到才好呢。